华为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介绍
华为交换机具备三种关键端口操作模式:接入模式(Access)、干道模式(Trunk)以及混合模式(Hybrid)。每种模式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和数据处理需求而设计。
一、接入模式 接入模式适用于直接连接个人电脑、终端设备或路由器的链路。
在此模式下,端口仅关联单一VLAN,主要用于终端设备的接入。
接收无标记帧时,端口会将其标记为默认VLAN并接收;对于标记帧,则依据默认VLANID进行匹配,匹配成功则接收,否则丢弃。
发送数据时,仅当数据帧的VLANID与端口VLANID一致时,数据才能发送。
配置此模式,可执行“portlink-type access”命令。
二、干道模式 干道模式用于连接两台交换机的中继链路,允许多VLAN数据流通过,是交换机间互联的常用方式。
接收无标记帧时,端口将其标记为默认VLANID(通常为VLAN1 )后接收;对于标记帧,则检查其是否在允许列表中。
发送数据时,若标记帧的VLANID与端口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,则移除标识后发送;若不同但仍在允许列表中,则保持标识发送。
配置此模式,需使用“portlink-type trunk”命令并设定允许通过的VLAN列表。
三、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一种灵活的模式,适用于多种场景。
尽管配置较为复杂,其高度灵活性使得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选用。
接收无标记帧时,端口同样标记为默认VLANID;对于标记帧,检查其是否在允许列表中。
发送数据时,根据以太帧是否在无标记或标记列表中决定是否允许通过。
无标记帧发送时去除VLAN标签,标记帧则携带VLAN标签发送。
配置此模式,需执行“portlink-type hybrid”命令,并配置无标记和标记列表。
总结来说,华为交换机的这三种端口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数据处理特点。
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和环境,选择并配置合适的端口模式至关重要。
充电协议的发展(2)-充电协议的分类
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,充电协议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,即高电压与大电流的结合。过去以电压和电流大小来区分快充协议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。
现在,我们主要根据通信方式来对快充协议进行分类,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:
1 . 基于D+D-线的通信模式:
原理:通过在D+D-端施加不同的电压值来实现通信,不同的电压值对应适配器的不同电压输出规格。
协议示例:BC1 .2 、华为FCP/SCP、高通QC1 .0/QC2 .0/QC3 .0、OPPO的VOOC/SUPERVOOC等。
通信过程:例如华为FCP/SCP和高通QC协议,通常首先通过D+D-短接进行DCP检测,适配器检测到D+信号后通知手机具备快充功能,然后手机通过在D+D-线上施加不同的电压值与充电器进行通信以调节电压。
2 . 基于VBUS线的脉冲电流指令:
原理:通过在VBUS线上传输不同的脉冲电流信号来沟通,设备通过发送脉冲电流信号请求充电器调整电压。
协议示例:联发科的PE、PE+、PE+2 .0等。
通信过程:设备向充电器发送“降低电压”或“升高电压”的指令,充电器接收到指令后相应地调整电压。
3 . 基于CC线的BMC编码通信:
原理:设备和充电器通过CC线传输BMC(Bi-phase Mark Code)编码来进行电压电流规格的请求。
协议示例:USB-PD。
通信过程:充电器发送其能提供的电压电流参数,设备选择合适的参数组并请求充电器,充电器接受请求后开始快充。
BC1 .2 协议详解:
A、协议介绍:
背景:标准的USB2 .0端口只能提供5 00mA的电流。
为了使USB端口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,USB-IF制定了USB电池充电标准BC1 .2
端口类型:BC1 .2 定义了三种端口类型,包括标准下行端口(SDP)、专用充电端口(DCP)和充电下行端口(CDP)。
SDP提供5 00mA电流输出,而DCP和CDP能够提供至少1 .5 A的电流输出。
B、识别流程:
检测Vbus:便携式设备(如手机)检测VBUS是否有效,如果电压高于某个值(如0.8 V),则认为VBUS有效。
启动定时器:设备启动定时器(如TDCD_TIMEOUT=3 00~9 00ms),等待数据连通性检测(DCD)的结果或超时。
首次检测(Primary Detection):设备在D+上施加电压,然后检测D-上的电压,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连接的端口类型。
二次检测(Secondary Detection):在某些情况下,设备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检测以进一步确认端口类型。
C、实测波形:
具体的实测波形可以参考相关链接中的图片,这些波形展示了BC1 .2 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。
D、异常情况:
BC1 .2 协议还规定了在不同情况下设备吸取电流的最大值,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例如,在总线挂起时,设备最大吸取电流为2 .5 mA;在总线未挂起且未被配置时,最大吸取电流为1 00mA;在总线未挂起且被配置时,最大吸取电流为5 00mA。
如果设备连接到CDP或DCP等充电端口,在未配置时吸取的最大电流限制为1 .5 A或遵循挂起规则。
综上所述,充电协议主要依据通信方式分为基于D+D-线的通信模式、基于VBUS线的脉冲电流指令和基于CC线的BMC编码通信三种类型。
每种通信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协议示例和通信过程,而BC1 .2 作为一种重要的充电协议,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