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L单电机580kW,比小米V8S还要强,可信度有多高?
最近新能源圈里有个传闻,说是比亚迪汉L要来了,起售价大概2 2 万,还跟小米SU7 对着干,最扎眼的是要装个5 8 0kW的单电机,这要是真的,那可真是强到离谱,毕竟小米那还没做出来的V8 S电机才4 2 5 kW,要是量产了,那绝对算得上是市面上最强的单电机了,直接甩开对手一大截。那么这个消息到底有几分真呢?
先说说汉L这辆车,它是基于比亚迪e平台3 .0打造的,是个中大型轿车,估计一月就能看到它申报了。
外观上还是那个王朝网风格,跟汉有点像,但改动了些,跟宋LEV也像那么一点。
车长估计得超过5 米,是个标准的中级车。
车尾是溜背造型,还有隐藏式门把手,配了双5 辐低风阻轮毂,看着挺运动的。
尾部谍照看,用的是螺旋状加贯穿式的尾灯。
内饰方面,谍照显示中控台是个1 0.2 5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,中控屏是个1 5 .6 英寸能转的悬浮大屏。
车机系统是DiLink1 5 0,不算特别聪明,但开放性强,用户可以自己捣鼓,挺有意思的。
动力方面,有纯电和插混两种。
插混用的是第五代DM-i超级混动技术,续航1 000km打底。
纯电的就厉害了,网传四驱版,后电机5 8 0kW,前电机2 3 0kW,总功率8 1 0kW,最高时速2 7 0km/h。
5 8 0kW的单电机是个啥水平?拿小米比,小米SU7 那个还没出来的V8 S电机才4 2 5 kW,根本没法比。
再看看小米SU7 Max,前后双电机加起来也就4 9 5 kW。
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,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也很有名,很多人觉得比亚迪有能力搞出这么厉害的东西。
汉L可是比亚迪轿车的旗舰,大家都希望它能有超强的动力,直击对手高性能车型的痛点,从商业角度看,这挺合理的。
用技术领先抢占先机,也是常见的策略。
不过,质疑的声音也很多。
要真是5 8 0kW的单电机,那热管理、能耗就得面临大挑战。
这么大的功率持续运行,电机发热会非常严重,散热系统得有大突破,现在的液冷、风冷技术行不行还得看。
另外,高功率输出也会消耗很多电,就算用第二代刀片电池,能量密度能达到2 1 0Wh/kg,支持1 6 C峰值放电,但续航会不会因为追求动力而受影响呢?
还有成本和价格的问题。
高功率电机研发、物料成本都很高,价格自然也高。
汉L虽然是旗舰,但也不至于配这么强的电机吧?爆料说四驱版估计得4 0万才能拿下,4 0万买比亚迪和4 0万买腾势或仰望,那感觉可差远了。
要是比亚迪真有5 8 0kW的电机黑科技,用在仰望或腾势上再慢慢往下放,估计更合理。
汉L用这么强的单电机,就算它是旗舰,也有些浪费了,而且汉系列主要是走量,也不该走小众的超高性能路线。
所以,我猜汉L单电机5 8 0kW的消息可能不太准,估计是前后双电机加起来5 8 0kW更靠谱,这样的数据也超过了小米SU7 Max。
新车正式发布前,车企一般会对关键参数保密,网上的爆料有时候是误传或者瞎猜。
有些自媒体为了流量提前泄露信息,或者竞争对手搞些烟雾弹,扰乱市场,这些都有可能。
不过,5 8 0kW的单电机,确实有点太离谱了。
小米SU7正式亮相,起售价多少合适呢?
1 2 月2 8 日,小米科技在发布会上揭幕了小米SU7 ,结束了网友们的无限猜想。雷军详尽地介绍了小米汽车的技术细节和进展。
尽管关于价格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,雷军在会上透露,这款车的定价将略高于预期,但制造工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
他提醒大家,不要期待低价,预计售价将在3 0万元左右。
尽管小米作为一家无造车经验的科技公司,直接推出高端豪华车型,与保时捷、特斯拉相媲美,这让人怀疑其可信度。
然而,雷军的技术分享显示,小米汽车在技术方面仍需努力,但已有一些亮点:例如,小米电机的转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,拥有多项专利技术,且具备先进的电池技术和高压平台。
小米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巨大,目前处于初级阶段,需要长期验证。
此外,小米还自研了大压铸技术和泰坦合金,提高了车身的硬度和安全性。
在智能驾驶方面,小米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小米SU7 作为首款车型,拥有出色的性能参数和先进的技术配置。
其价格定位预计将高于小鹏汽车,但低于蔚来汽车,以避免直接竞争。
最后,关于小米SU7 的起售价,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【信息来源:易车号作者玩车专家,版权归属原作者,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本文观点不代表易车立场。
】
小米su7为何卖爆
小米SU7 之所以大受欢迎,主要得益于以下几大亮点:首先,其精准的市场定位让其在消费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,以2 5 万元的平均价格脱颖而出,其顶配版Ultra更是以“超跑替代品”的身份,对标百万级保时捷Taycan,满足了消费者对性能的渴望和捡漏的心态。其次,小米SU7 巧妙地避开了激烈竞争的SUV市场,转而选择在轿车领域占据中高端市场,填补了市场空白。
再者,通过针对女性消费者的需求,融入防晒天幕、智能化妆镜等细节设计,小米SU7 成功地吸引了女性用户的关注,打破了传统汽车营销的“直男思维”。
此外,小米SU7 在性价比与高端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,其价格比特斯拉Model3 更具优势,高配车型更是试探性地进军高端市场,构建了“全价位覆盖”的产品系列。
此外,小米SU7 还采用了爆款单品策略,集中资源打造一款产品,从而提升了其竞争力。
最后,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渠道优势,小米SU7 的车主推荐效应不断发酵,预计年后渠道开设进度将加快,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。